23
2025/06
分享
茶香引路 滬湘共敘——上海虹口茶文化學會安化黑茶游學之旅圓滿舉行
發(fā)布時間:
2025-06-23 17:30
來源:
6月21日,夏至時節(jié),安化在煙雨中更顯溫柔。薄霧輕籠資江,濕潤空氣里茶香裊裊,上海虹口茶文化學會23位茶友來到"中國黑茶之鄉(xiāng)"安化,走進白沙溪,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“尋茶溯源”游學之旅。
茶友們踏入白沙溪黑茶文化博物館,穿梭于黑茶歷史長廊,從古代茶馬古道到現(xiàn)代工藝革新,深刻感受一片樹葉所承載的厚重文化和白沙溪八十六載的匠心傳承。博物館內(nèi)復原的各類文物令茶友們震撼,白沙溪始終堅守初心、專注如一的匠心精神也令大家動容。
隨后,茶友們走進白沙溪大師工坊,在工作人員的專業(yè)指導下,親身體驗了非遺技藝——傳統(tǒng)手筑茯磚茶的制作全過程。
在這里,工作人員首先演示了關鍵工序,如稱茶、蒸茶、筑制,其手法嫻熟,引得茶友們陣陣贊嘆。在師傅們手把手的指導下,茶友們親自將蒸軟的毛茶填入特制木模,并用傳統(tǒng)筑茶工具反復捶打,穩(wěn)扎穩(wěn)打地出了制作自己專屬的黑茶,深刻感受了每一道工序背后所蘊含的匠心與傳承。
本次游學的壓軸環(huán)節(jié)是“時光茶會”,品鑒80年代起不同年份的標樣黑茶。公司精心甄選四款極具代表性的陳年老茶:80年代天尖、2004年黑磚與青磚、1993年茯磚,為上海茶友帶來穿越時空的味覺盛宴。通過橫向對比不同年代、品類的轉化軌跡,茶友們直觀理解了倉儲環(huán)境、原料等級與工藝特征對后期轉化的影響。
中國制茶大師、國家非遺傳承人肖益平分享了這些老茶的創(chuàng)制歷程,分析用料、工藝與倉儲對品質的影響。
副總經(jīng)理張嶺苓帶領大家品飲這些難得的老茶,感受其獨特的湯色、陳香與醇厚口感。
這場匠心獨運的品鑒大會,既是對白沙溪八十年余制茶史的致敬,也為當代茶人提供了可觸摸的品質標準。當最后一道老茶茶湯在杯中漸漸轉涼,留在唇齒間的不僅是甘醇,更有一份對非遺技藝生生不息的感動與信心。
資水湯湯,茶香裊裊。站在新的歷史節(jié)點,白沙溪將繼續(xù)以茶為媒,讓這一盞歷經(jīng)千年的黑茶,承載著中國智慧,滋養(yǎng)現(xiàn)代生活,香飄更遠的遠方。